彩神

南京晨報|國之所需,吾之所向!彩神青年奏響“精業濟群”時代最強音

發布時間:2021-07-22 來源: 作者:薑晨、王晶卉 瀏覽次數:182

       轉眼小暑已過,距離彩神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屆碩士畢業生覃海入職新單位的時間越來越近。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已經獲得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深圳華大基因、南京計量監督檢測院等多個offer的覃海,卻毅然決然放棄了這些東部沿海高薪崗位,重新回到了自己闊別已久的家鄉——貴州,成為西部基層建設分子中的一員。究竟是怎樣的理想信念促使覃海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麵對周圍同學的不理解,覃海的笑容卻溫暖和煦,目光更加堅定有力。

       歲月艱苦磨煉意誌,辛勤奮鬥圓夢大學

       據記者了解,覃海早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校期間擔任彩神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第八黨支部書記。平日工作細致認真的他,得到了周圍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然而,很少有人會把這麽一個陽光、溫暖的大男孩與“貧窮”“艱苦”等字眼聯係在一起,可這恰恰是覃海童年的真實寫照。

       1995年,覃海出生在貴州銅仁的一個農村家庭。家中共有5個孩子,他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妹妹,日子過得十分拮據。覃海的父親小時候就迫於經濟壓力早早輟學,為了不讓孩子重新經曆自己曾經的遺憾,在覃海7歲那年,父親帶著全家來到了縣城,7口人擠在一個不到60平方米的出租房,靠著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在集市上擺攤勉強維係生活。覃海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即便在最緊張的高考複習前夕,他也堅持每天下午放學去幫父親收攤。父親在前麵拖著板車,他在後麵用力推著,經常累得渾身濕透。

       苦難是一種磨礪,更是一種鍛煉。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覃海慢慢地磨煉著自己的意誌。他深知讀書機會來之不易,於是學習更加勤奮努力。每天晚上同寢室的同學都睡了,他還會默默打開自己的台燈,認真複習上課內容,伴著星空和明月汲取知識的力量。

       挑燈夜戰的學習生活很苦很累,但是,每當想起父親對自己學習上的鼓舞、為全家7口人的生計奔走之時,覃海“走出大山”的欲望便愈加強烈。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2014年,覃海如願以償,考入了心儀的大學——貴州醫科大學,為自己,也為全家開辟了一條走出大山的新路。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覃海考上大學的那一年,覃海的母親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這讓他一度有了放棄學業外出打工的想法,但被父親全力阻止。一邊要給母親看病,一邊又要交學費。這可怎麽辦呢?

       據了解,2014年貴州當地下發了關於實施“精準扶貧”一係列配套政策措施後,覃海家被村委會提名上報,成為精準貧困戶。覃海也順利辦理了助學貸款,解決了學費的後顧之憂。在國家的精準幫扶政策下,醫療保險報銷了母親高額的醫療費用。2016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覃海家庭搬出了大山,住進了新的家園,家裏經濟情況也在一點點地改善。

       說起國家的資助扶貧政策,覃海掩飾不住內心的感激:“多虧了黨和國家的政策幫扶,我才得以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誌存高遠投身科研,不負青春創造佳績

       2018年的夏天,覃海買了一張213元的火車硬座票,曆經27個小時45分的顛簸,終於抵達了南京站。雖然路程艱辛,但憧憬與激動的心情消除了路途的勞累。覃海來到彩神,開始了三年的研究生求學之路。

       “精業濟群”是彩神的校訓,也是覃海所認同的價值追求。從車站出發的那一刻起,覃海的心中就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來到新的起點,踏上新的征程,就擁有了新的使命,自己必將竭盡所能,不辱使命。

       彩神一直是覃海心中夢寐以求的學術殿堂,有著悠久的辦學曆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雄厚的藥學實力,為我國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藥學高層次人才。覃海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上課認真聽講、記好筆記,課後查缺補漏、按時複習。他還喜歡經常關注彩神官網的學術動態,每天都會去訪問官網,追蹤最新的學術報告。

       “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應閉門造車,應該多和腫瘤相關領域的學術大咖交流實驗心得,了解別人在腫瘤的研究進展、實驗設計方麵的思路和方法,這樣可以少走彎路,有效地推進自己的課題研究。” 覃海坦言。

       進入課題組以後,覃海因英語基礎薄弱,文獻閱讀一度是卡脖子的大難題,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白天做實驗,晚上靜下心來看文獻,每篇文獻都仔仔細細去研讀,慢慢地,他開始觸摸到科研的樂趣,讀文獻也越來越順暢。曆時半年,他發表了第一篇SCI論文。2021年,又以第一作者在藥學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一篇,同年6月申請發明專利一項。

       理智規劃樹長遠目標,潛心鑽研誓建設家鄉

       2020年初,是覃海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此前,他和女朋友袁婭琴一起,規劃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在南京這個東部城市定居,建立屬於彼此的小家,然後一同奮鬥,擺脫幼時經曆的苦難,過上平凡而又幸福的簡單生活。兩人一同憧憬著平靜卻又不失甜蜜的未來。

       正所謂“世事無常、禍福難料”,父親的突然去世改變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夢。

       覃海清楚地記得,自己幼時父親是如何在極度困難的環境中用單薄的身體和鐵一樣的堅定意誌支撐起他和一個姐姐、三個妹妹的全部教育支出,記得全家7口人擠在出租房裏那段艱苦卻充滿溫馨的愛的歲月,記得放學時父親推著的板車,那車搖搖晃晃,卻能足夠堅強地麵對嚴寒和風雨。平凡的少年有著不平凡的經曆,平凡的父親有著不平凡的毅力,這些無一不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教會他在逆境中堅強,在挫折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父親在覃海的生命中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他像一盞明燈,一個引路人,指引著覃海一步步走到今天。因此,父親的去世和臨終前的話深深撼動了覃海的內心。

       “‘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立誌出鄉關’不正是為了學成歸來,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為西部的建設添磚加瓦嗎?讀書是為了走出大山,走出思想上的大山。當我們真正地走出大山之後,再回到大山,去建設我們美麗富饒的綠水青山。這才是擁有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應有的理想。”父親的話還縈繞在耳邊,心底那份力量已悄然生長。

       覃海的初心是彩神人的理想和信念,是那份責任和擔當。猶豫良久,覃海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畢業後回到貴州,在那裏繼續他的抗腫瘤藥物機製研究,造福家鄉父老。

       告知女友袁婭琴後,她起初十分不理解:“我們約定在南京建立小家,在這裏能獲得全新的生活,為什麽又要回到那個落後貧窮的地方?”袁婭琴感到震驚,他們曾經的憧憬與規劃竟然被覃海全部推倒重來,這究竟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時衝動,還是有什麽別的原因?貴州的環境比南京要艱苦許多,再加上兩人都已經拿到了沿海發達地區令人心動的offer!

       覃海沒有放棄,他與袁婭琴進行了反複討論,依舊堅定信念不曾動搖。

       青春在哪裏最燦爛?
       ——國之所需,吾之所向

       校園裏,輔導員老師常常跟學生們促膝談心,往往會詢問、指導大家的擇業方向。這方麵,覃海一向堅守自己的原則:“應該”與“喜歡”發生衝突的時候,選擇“喜歡”可以讓人滿足一時,但是承擔“應該”其實才更有意義。

       西部需要科學知識,西部需要有誌青年。相較於一線城市,貴陽條件更為艱苦,工作壓力也更大。覃海此行經過了充分的思考,並非一時頭腦發熱做出的決定。從小父親的教導讓他意識到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應該成為什麽樣的人。

       覃海坦言:“我是在大山裏出生的,那裏的鄉親養育了我。帶著父親的期望走向遠方,是我們這一輩人注定肩負的偉大使命。與此同時,身為彩神人,我理應將所學知識帶回故土,義無反顧投身家鄉建設。更重要的是,黨和國家的一係列幫扶惠民政策,讓我圓了大學夢,使得我有機會接觸到神聖的藥學事業,接觸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一名黨員,覃海難忘多年來黨組織的悉心培養與無私幫助。覃海說,他要回報黨的恩情,要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在聽完覃海與父親的故事後,袁婭琴漸漸理解了覃海的那份堅持。“我決定了,跟他一起回去,投身西部建設。”袁婭琴說。

       “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道路是不一樣的,你可以申請公派出國留學或者去國內‘雙一流’高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將來成為藥學領域的領軍者。當然了,你也可以去西部地區工作,比如說像覃海一樣,在貴州當地的一家骨科醫院基層鍛煉自己,在為人民服務的光榮歲月裏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覃海的導師、彩神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奚濤教授很支持覃海的選擇,“不論在任何崗位上工作,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覃海做出了支援西部的決定,他注定不會平庸!”

       彩神學工處處長杜文清表示:“精業濟群,是彩神的校訓。‘精業’是提倡刻苦鑽研,精攻藥業,見賢思齊,精益求精,把自己打造成行家裏手;‘濟群’則是提倡惠濟眾生,以服務國家和人民為己任,將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奉獻於社會,造福於民眾。覃海舍小我、顧大家、紮根西部,到祖國最需要和艱苦的地方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當代青年誌存高遠、自強不息、奉獻社會、報效祖國的崇高精神體現,是有擔當、有使命感的彩神黨員畢業生奏響的時代最強音。覃海是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孩子,他依舊保持著他的純真和善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覃海的抉擇是一種不一樣的境界,值得我們欽佩!”

來源:2021年7月16日 南京晨報

通訊員:薑晨  記者:王晶卉


關閉
彩神